历史沿革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注册地北京市,注册资本人民币3亿元,主要股东为中信集团,其直接持股比例为95%。
1999年12月29日,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工作,改制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208,150万元,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37.85%。
2000年4月6日,经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公司注册地变更至深圳市。
2002年12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40,000万股,发行价格人民币4.50元/股,于2003年1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数变更为248,150万股,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31.75%。
2005年8月15日,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按10:3.5的比例(即: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得3.5股股票)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以换取非流通股份的上市流通权,此外,全体非流通股股东还提供了总量为3,000万股的股票作为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总股数仍为248,150万股,所有股份均为流通股,其中有限售条件的股数为194,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数的78.24%。2008年8月15日,发起人限售股份全部上市流通,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29.89%。
2006年5月29日,公司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50,000万股,发行价格人民币9.29元/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数由248,150万股变更至298,150万股,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24.88%。
2007年8月27日,公司公开发行A股33,373.38万股,发行价格人民币74.91元/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数由298,150万股变更至331,523.38万股,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23.43%。
2008年4月,公司完成200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即,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0股,资本公积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数由331,523.38万股变更至663,046.76万股。
2010年6月,公司完成2009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即,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资本公积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数由663,046.76万股变更至994,570.14万股。
2011年9-10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H股107,120.70万股(含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的部分),发行价格13.30港元/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公司13家国有股股东根据《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部的批复,将所持10,712.07万股(含因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减持的部分)国有股划转予社保基金持有并转换为H股。该次根据全球发售而发行的109,483万股H股(含相应的国有股转换为H股的部分)、根据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发行的7,590.70万股H股及相应的国有股转换为H股的759.07万股,已先后于2011年10月6日、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交易。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数由994,570.14万股变更至1,101,690.84万股,其中,A股983,858.07万股,H股117,832.77万股。中信集团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20.30%。
2011年12月27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集团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承继原中信集团的全部业务及资产。根据整体重组改制方案,中信集团以其绝大部分现有经营性净资产(含所持本公司20.30%的股份)出资,联合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27日共同发起设立中信股份。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中信集团、中信股份已于2013年2月25日办理完毕股权过户手续,公司第一大股东已变更为中信股份,其直接持股比例为20.30%。
公司是在中国证券市场日趋发展和成熟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自成立以来,在“规范经营、稳健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业务,于1996年底成为中国证监会重新批准股票承销资格的首批十家证券机构之一;于1999年10月成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中国证监会重新批准股票主承销资格的首批证券机构之一;公司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监事长单位;公司是首批进入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的证券公司之一;公司是第一批获准进行股票抵押贷款的证券公司之一。2002年,公司获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资格、基金代销资格;2006年,公司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唯一批准获得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2007年,公司获得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资格(QDII);2008年,公司成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甲类结算参与人、取得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2009年,公司取得全国社保基金转持股份管理资格;2010年,公司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自营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开展股指期货交易资格,获准成为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2011年,公司获得首批开展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资格;2012年,公司获得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资格、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资格、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资格、股票收益互换业务试点资格、转融通业务试点资格;2013年,公司获准开展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自营业务及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国债期货交易业务。2014年1月,公司获准开展黄金等贵金属现货合约代理及黄金现货合约自营业务。
在证券公司分类评审中,公司连续六年获得目前中国证券行业最高级别A类AA级。
目前,公司拥有主要全资子公司6家,分别为中信证券(浙江)、中信证券(山东)、中信证券国际、中信期货、金石投资、中信证券投资;拥有主要控股子公司1家,即,华夏基金。
公司于上交所上市后,先后被纳入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新华富时A50指数、道琼斯中国88指数、上证社会责任指数等;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后,先后被纳入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恒生AH指数系列、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金融业、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中国内地100指数、富时中国25指数、MSCI中国指数等成份股,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限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以外区域);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代销金融产品。此外,公司还具有以下业务资格:
(1)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认可的业务资格:网上交易、受托理财、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QDII)、直接投资业务、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自营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开展股指期货交易资格、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资格、股票收益互换业务试点资格、自营业务及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国债期货交易业务资格、黄金等贵金属现货合约代理及黄金现货合约自营业务试点资格。
(2)上交所核准的业务资格:交易所固定收益平台做市商、权证交易。
(3)中国证券业协会核准的业务资格:报价转让、代办股份转让、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
(4)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业务资格: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短期融资券承销、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
(5)其它: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甲类结算参与人、证券业务外汇经营许可证(外币有价证券经纪业务、外币有价证券承销业务、受托外汇资产管理业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承销商资格、全国社保基金转持股份管理资格、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资格、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资格、转融通业务试点资格、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资格。
中信证券作为中国本土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在立足于本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已经开始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此时,我们更加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携手中信证券,让我们共同开创中国投资银行的未来!
专业要求:金融学、金融工程、财会、管理、法律、经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工科等相关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2015年应届毕业生。
岗位要求: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或有学生会等社会实践经历者优先;热爱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营销沟通能力,顽强的拼搏意识,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2门及2门以上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者优先。
岗位职责:个人与企业投资、融资咨询服务,客户开发与维护。
正规劳务合同,底薪(2200-20000不等)+提成+过节费+各类津贴+五险二金(公积金与企业年金)
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电话:13465814887
电子邮箱:wqian@zxw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