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英烈志 擘画新图景
——管理工程学院开展清明主题沉浸式思政教育
清明追思忆忠魂,青春逐梦启新程。3月26日,管理工程学院3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黄岛区烈士陵园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展览馆,以“缅怀英烈·共绘蓝图”主题教育活动开启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学院团委书记宋晓峰带队,通过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引导青年学子在追忆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展望中坚定报国志向。
松柏凝翠处,拳拳赤子心。当春日暖阳洒向黄岛区烈士陵园,松柏掩映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更显庄严肃穆。14时许,全体师生整齐列队,垂首肃立,向长眠于此的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缅怀。志愿服务环节,青年学子手持白菊,分组开展陵园环境维护,他们俯身擦拭墓碑,清理周边杂草,用特殊方式与先烈“对话”。学院大学生语言艺术团带来的《继承先烈遗志》主题朗诵响彻陵园:“您用热血浇灌的鲜花已开遍原野,您以生命守护的山河正焕发新颜...”声浪掠过苍翠松林,与远处海涛声交织成动人的青春礼赞。在英烈事迹陈列馆,同学们驻足凝视着烈士们的遗像和生平介绍,深刻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眼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工程232班孙威驻足在泛黄的战地家书前:“当看到烈士牺牲前写给母亲‘来世再尽孝’的字句,突然懂得什么是‘清澈的爱’。”




蓝图映初心,潮起西海岸。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新时代,师生们转场至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展览馆。在“向海图强”主题展区,裸眼3D沙盘动态演绎着海洋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风从海上来》全息影像中,全球首套智能空轨系统、全自动化码头等“大国重器“次第呈现。宋晓峰现场讲授微党课:“从烈士鲜血浸润的土地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变的是发展图景,不变的是精神传承。当青春遇见百年变局,既要读懂纪念碑的厚重,更要看懂规划图的深远。唯有将个人成长坐标锚定在国家发展蓝图中,方能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在沉浸式课堂里,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脉络。当看到新区九大产业链如星辰般在数字沙盘上点亮,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与船舶海工基地交相辉映,造价221班刘雨桐感慨:“先烈们用生命争取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手中转化为创新动能。站在‘中国芯’‘智能造’的赛道上,我们这代人更应跑好属于新时代的接力赛。”



这场跨越时空的主题教育,通过“纪念碑前的沉思”与“规划图前的展望”的双向对话,让红色基因在虚实交融的场景中焕发新生。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沉浸式”思政教育模式,通过红色资源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见证发展成就中增强使命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撰稿:刘雨桐、宋晓峰;审核:柳志广)